近日,我校药学院李苏昕教授与北京大学张强院士团队合作,在学科顶尖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发表综述论文:Metallic nanomedicine in cancer immunotherapy。中国药科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我校药学院研究生李世暄、王晓虎为第一作者。
从《神农本草经》中的辰砂(硫化汞)“安神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中的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癥瘕积聚”,到现代医学三氧化二砷、顺铂的广泛临床应用,中华医药关于金属治疗的理念与智慧正从经验向科学化形态重生。近年来,金属元素在调控抗肿瘤免疫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被逐渐认知,例如:锰作为免疫佐剂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促使肿瘤微环境由“冷”转“热”;铁、铜等元素通过诱导癌细胞发生铁死亡或铜死亡等死亡新模式向免疫系统释放“吃我”信号。而当其与纳米技术结合,可以进一步优化金属元素的理化性质,并在时空维度精准调控体内递送-释放行为,提高成药性。部分具有免疫治疗潜力的金属纳米药物目前已进入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系统梳理了金属元素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发挥免疫调节效应的分子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将金属作为药物或载体整合入智能纳米递释系统、助力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金属纳米药物在免疫治疗中的临床现状,探讨了其于规模化生产及长期生物安全性等临床转化的潜在挑战。展望未来,金属免疫疗法有望与免疫组学、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结合,推动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肿瘤治疗模式。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5.07.017
金属纳米药物通过多重机制重塑免疫生态位赋能肿瘤治疗示意图
(供稿单位:药学院,撰写人: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