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药学院徐盛涛教授、徐进宜教授和姚鸿副教授团队在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了题为“Construction of small-molecule deubiquitinase-targeting chimeras to reactivate and stabilize mutant p53 Y220C in vitro and in vivo”的最新研究成果。药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何晨、2022级博士研究生李俊达、2024级硕士研究生崔晨曦、谢嘉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徐盛涛教授、姚鸿副教授和徐进宜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国药科大学为该论文唯一通讯单位。
p53是关键的肿瘤抑制蛋白,由TP53基因编码,为序列特异性的DNA结合蛋白,能够调节基因转录,其Y220C突变体会导致蛋白结构失活与功能丧失,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靶点。当前,尽管小分子再激活剂Rezatapopt(PC14586)已进入临床研究,但再激活的p53蛋白仍易受泛素化介导的降解,限制其长期抑瘤效果。去泛素化靶向嵌合体(Deubiquitinase Targeting Chimeras, DUBTACs)是一类新型双功能分子,可通过招募去泛素化酶稳定靶蛋白。该研究工作首次将DUBTAC策略应用于p53 Y220C突变体,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能够同时结合p53 Y220C和去泛素化酶OTUB1的DUBTACs,使其在构象重塑p53 Y220C的同时发挥去泛素化的功能。代表化合物 A1 具有最佳上调p53 Y220C水平的作用,可特异性促进p53 Y220C的去泛素化,显著恢复其野生型构象与转录活性,从而重新激活p53通路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Huh7异种移植瘤模型中,A1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该研究结果为DUBTAC技术在体内的应用提供了首个实验证据。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及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等经费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doi.org/10.1002/anie.202518249

DUBTAC作用机制示意图
(供稿单位:药学院,撰写人:刘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