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药学院邹秉杰、宋沁馨、王琛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了题为“Voltage-Programmed Sequential Fluorescence Encoding (VPSFE) Enables Multiplexed In Situ Proteo-Imaging with Electric-Field Turing Patterns”的研究成果。我校药学院邹秉杰教授、宋沁馨教授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周国华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我校药学院王琛特聘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中国药科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单细胞蛋白时空分析技术是药物靶点发现与疾病机制研究的重要工具。然而,现有方法在空间分辨率、灵敏度、检测通量方面难以兼顾。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电泳的荧光探针快速交换策略,结合免疫寡核苷酸标签原位信号放大的方法,构建了图灵模式编码的亚细胞分辨多重蛋白质空间成像新技术,实现了细胞与组织中药物相关靶点的原位分析。该团队一直围绕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检测开展分析新方法研究,近三年在分析学科期刊连续发表相关研究成果(Anal. Chem. 2023, 95, 8621-8631;Anal. Chem. 2024, 96, 756-765;Biosens. Bioelectron. 2025, 289, 117864;Microchim. Acta. 2025, 192(9): 615)。
以上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11629
图灵模式编码示意图及单细胞多靶标特异性成像结果
(供稿单位:药学院,撰写人:刘华)